關于舉辦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的通知
各教學單位:
根據《關于舉辦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的通知》(教培函〔2012〕7號)要求,現組織我校教師參加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賽活動方案、評審規則、作品要求等(見附件1)。
二、參賽申報程序及時間安排
1、“微課”為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制作技術簡單多樣,提高教學效果明顯,對改進教學策略、推動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各學院應積極宣傳,引導教師學習、掌握 “微課”的制作技巧,并組織優秀教師參加全國比賽。
2、參賽的教師請及時登錄比賽網站,認真填報參賽信息完成報名注冊,網址:http://weike.enetedu.com/。
3、學院于2013年4月22日前將參賽教師名單(附件2)報送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發至yhli@mail.xidian.edu.cn);參賽教師應于5月17日前制作完成參賽作品,并提交至“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平臺”;5月18日至20日,學校進行審核并上報。
4、全國微課比賽網站將于4月20日開通網絡評議,請參賽教師注意評價信息,5月20日前均可進一步完善參賽作品,重新提交作品。
5、學校將給予參賽教師適當的作品制作經費支持,對于符合要求提交完整作品的教師給予500元資助,對于進入全國決賽按照相關規定給予教師相應的獎勵。所有參賽教師情況將記入教師教學檔案。
聯系人:李亞漢,電話:81891792,13772102652。
附件:1. 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方案
2.“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參賽教師名單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2013年4月17日
主題詞:高校 微課 比賽 通知
有要參加“微課”教學比賽的教師,請于2013年4月22日前將附件2填寫好發至lzli@www.hetaojiu.org
電院 2013.4.18
附件1:
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方案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
承辦單位:各高校教師網絡培訓分中心、相關高等學校
二、比賽網站
參賽報名及參賽作品提交均在“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網站(http:// weike.enetedu.com)進行。2012年12月20日起,可網上報名并上傳作品,具體技術規范和操作步驟請參見網站首頁的使用說明和幫助文檔。
三、參賽對象
全國高校各學科教師,按文史(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和理工(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兩大類別分組參賽。對高職院校參賽教師單獨評選獎項。
四、比賽內容及要求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參賽教師自選一門高校課程,精心備課,充分合理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及設備,設計課程,錄制成時長在10-20分鐘的微課視頻,并配套提供教學設計文本、多媒體教學課件等輔助材料。
1. 教學視頻要求
圖像清晰穩定、構圖合理、聲音清楚,能較全面真實反映教學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師良好教學風貌。視頻片頭應顯示標題、作者和單位,主要教學環節有字幕提示。視頻格式及上傳要求詳見“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網站(http:// weike.enetedu.com)相關文檔。
2. 多媒體教學課件要求
多媒體教學課件限定為PPT格式。要求圍繞教學目標,反映主要教學內容,與教學視頻合理搭配,單獨提交。
其他與教學內容相關輔助材料如練習測試、教學評價、多媒體素材等材料也可單獨提交,格式符合網站上傳要求。
3. 教學設計要求
教學設計應反映教師教學思想、課程設計思路和教學特色,包括教學背景、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總結等方面內容,并在開頭注明講課內容所屬學科、專業、課程及適用對象等信息。文件格式:WORD。
五、比賽程序
高校教師可通過學校選拔推薦和個人報名兩種方式參賽,比賽分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
1.初賽階段:2012年12月20日至2013年5月20日為各高校組織本校參賽選手選拔和教師參賽作品制作、上傳時間。各高校可通過組織評選推薦參賽教師,每個學校推薦名額限制為:本校教學涉及的一級學科,每個學科不得超過3名,經學校統一選拔推薦的參賽教師直接進入復賽;個人參賽教師通過“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平臺提交作品,經專家評審結合網絡評審評選出優勝者進入復賽。
2.復賽階段:2013年5月21日至 7月20日為各省級賽事組織評選時間,各省賽事組織單位安排復賽,評選出優勝者,推薦進入全國決賽。推薦名額將根據參賽作品數量和質量決定,原則上不超過本省參賽教師總數的5%。
3.決賽階段:2013年7月21日至 8月為全國決賽評選時間。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將結合復賽推薦意見和網絡評選結果,確定決賽選手,通過現場教學比賽,評選出獎項,同時召開表彰大會。
六 、獎項設置
1.個人獎:比賽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并視情況設若干單項獎,分別予以獎勵。
2.優秀組織獎:面向各參賽單位和省級賽事組織單位,根據賽事組織情況,評選優秀組織獎,分別予以獎勵。
2.優秀組織獎:面向各參賽單位和省級賽事組織單位,根據賽事組織情況,評選優秀組織獎,分別予以獎勵。
七、其他事宜
1.每位參賽教師提交參賽作品數量限為1件。
2.參賽作品及材料需為本人原創,不得抄襲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權,若發現參賽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權,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內容,則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3.參賽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權,須同意授權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及其依托單位享有網絡傳播權。所有參賽作品向社會免費開放。
4.賽事組織單位不向參賽教師或學校收取任何費用。
5.賽事聯系人:段露航 趙超
電話:010-58582189;58581568 郵箱:weike@enet.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德外大街4號院A座3層 郵編:100120
各省級賽事組織單位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將在“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官方網站公布。
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評審規則
作品規范 10分 |
一、材料完整(5分):包含微課視頻,以及在微課錄制過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輔助擴展資料:教學方案設計、課件、習題、總結等。 |
二、技術規范(5分):
1. 微課視頻:時長10-20分鐘;視頻圖像清晰穩定、構圖合理、聲音清楚,主要教學環節有字幕提示等;視頻片頭應顯示標題、作者、單位。
2.多媒體教學課件:配合視頻講授使用的主要教學課件限定為PPT格式,需單獨文件提交;其他拓展資料符合網站上傳要求。
3.教學方案設計表內應注明講課內容所屬學科、專業、課程及適用對象等信息。 | |
教學安排 35分 |
一、選題價值(5分):選取教學環節中某一知識點、專題、實驗活動作為選題,針對教學中的常見、典型、有代表性的問題或內容進行設計,類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類、解題類、答疑類、實驗類、活動類。選題盡量“小而精”,具備獨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夠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
二、教學設計與組織(15分):
1. 教學方案:圍繞選題設計,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2. 教學內容:嚴謹充實,無科學性、政策性錯誤,能理論聯系實際,反映社會和學科發展。
3. 教學組織與編排: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過程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明了易懂;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與學活動有機結合。 | |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15分):教學策略選擇正確,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能根據教學需求選用靈活適當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合理,正確選擇使用各種教學媒體,教學輔助效果好。 | |
教學效果 35分 |
一、目標達成(10分): 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高。 |
二、教學特色(15分):教學形式新穎,教學過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趣味性和啟發性強,教學氛圍的營造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 |
三、教師風采(10分):教師教學語言規范、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師儀表得當,嚴守職業規范,能展現良好的教學風貌和個人魅力。 | |
網絡評價20分 |
依據參賽微課作品發布后受歡迎程度、點擊率、投票率、用戶評價、作者與用戶互動情況、收藏次數、分享次數、討論熱度等綜合評價。 |
附件2:
“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參賽教師名單
學院:
編號 |
作品名稱 |
課程名稱 |
課程類型 |
參賽教師姓名 |
參賽教師聯系方式(電話、郵箱)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